厨房水槽排水变慢,卫生间地漏返臭,浴室下水“咕咚”作响……这些信号表明,你的下水道正在“生病”。

堵塞并非一夜形成。每一次洗碗,都有微量油脂流入管道;每次洗头,都有发丝缠绕滤网;每次冲澡,都有皮屑、肥皂渣沉积。

这些物质在管道内壁日积月累,形成粘稠的“生物膜”——由油脂、有机物和细菌构成的胶状层。它不断吸附新进入的杂物,最终硬化如“混凝土”,导致完全堵塞。

更危险的是,化学疏通剂(如火碱、强酸)虽能短暂疏通,但会腐蚀金属管道、破坏PVC接头,长期使用反而缩短管道寿命。

四大元凶

  1. 厨房油污:热油倒入后冷却凝固,黏附管壁,是厨房堵塞主因。

  2. 头发与纤维:浴室地漏最常见堵塞物,易缠绕成团。

  3. 食物残渣:米饭、菜叶、咖啡渣等在管道中发酵膨胀。

  4. 肥皂渣与皮脂:沐浴露、洗发水与硬水结合,形成絮状沉淀。

疏通与养护

1. 小苏打+白醋——环保化学反应疏通

适用:轻度堵塞、预防养护

操作

  1. 倒入半杯小苏打至下水口;

  2. 缓慢倒入一杯白醋,立即产生泡沫反应;

  3. 静置30分钟至1小时;

  4. 用一壶沸水冲下,冲走溶解物。


原理:酸碱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泡,松动油脂与污垢。

频率:每月一次,预防堵塞。

2. 管道刷(弹簧通条)——物理清除

适用:头发、杂物堵塞

使用

  • 将刷头插入下水口,顺时针旋转推进;

  • 遇阻力时轻轻回拉,带出缠绕物;

  • 取出后清理刷头污物,重复操作直至畅通;

  • 最后用热水冲洗。


优势:无需化学品,直接清除堵塞源。

3. 生物酶清洁剂——长效分解有机物

适用:油脂、食物残渣、生物膜

原理:含活性酶(如脂肪酶、蛋白酶)和益生菌,持续分解有机污垢。

使用:每晚睡前倒入适量清洁剂,静置过夜,每周1-2次。

特点:环保、不伤管道、效果持久,适合长期养护。

4. 沸水冲洗——日常维护

适用:厨房水槽

方法:每天使用后,用一壶沸水冲下水道,融化微量凝固油脂。

注意:仅适用于金属或耐高温PVC管道,老旧或脆弱管道慎用。

5. 地漏滤网+定期拆洗

关键:在地漏口安装细密滤网,拦截头发与大颗粒杂物。

维护:每周取出滤网,用旧牙刷清洗,防止堆积。

特别护理

1. 厨房水槽

  • 避免倒入剩油、咖啡渣、蛋壳;

  • 使用接渣篮,及时清理;

  • 每月一次小苏打+醋深度养护。

2. 浴室地漏

  • 安装防臭地漏芯(水封或磁吸式);

  • 定期用细铁丝清理内部;

  • 发现异味立即用生物酶处理。

3. 洗衣机排水管

  • 定期清理洗衣机自带过滤盒;

  • 避免衣物口袋遗留纸巾、硬币;

  • 每月运行一次“筒清洁”程序。

紧急处理

  1. 停止用水,防止溢水;

  2. 尝试皮搋子:密封下水口,快速按压10-15次,利用气压疏通;

  3. 使用管道刷物理清除;

  4. 倒入生物酶或小苏打+醋,静置数小时;

  5. 仍不通,联系专业管道疏通服务,避免自行拆卸造成漏水。

黄金三则

  1. 不倒油脂:废油倒入密封容器,扔进垃圾桶。

  2. 拦截杂物:水槽、地漏使用滤网。

  3. 定期养护:每月一次小苏打+醋或生物酶清洁,比疏通更省钱省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