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养生,如何通过五个方面调整生活以适应季节变化
保健常识•
中秋节,又称祭月节、月光诞、月夕、秋节、仲秋节、拜月节、月娘节、月亮节、团圆节等,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。中秋节源自对天象的崇拜,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。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、赏月、吃月饼、看花灯、赏桂花、饮桂花酒等民俗,流传至今,经久不息。
中秋节前后,暑气由盛而降,早晚凉中午热,昼夜温差大。天气凉热不定,最容易感冒。下面给大家几个小建议安然度节。
润燥
秋季气候干燥,易伤肺,出现干咳、咽干、喉咙痛、皮肤干燥等症状。可多食用具有润肺、润肠、降火、补肺等功效的食物,如山药汤、雪梨汤、枸杞百合汤等。
食用粗粮
秋季的粗粮更为丰盛,包括红薯、南瓜、大豆、绿豆等,饮食中适量的添加粗粮,可以防便秘、降血糖、控血脂、减肥、预防心血管疾病等。
补眠
秋季容易犯困,可以通过早睡早起、延长睡眠时间和午睡来缓解。并且,秋季充足的睡眠更有利于提高抵抗力。
运动
秋后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、排解抑郁,同时因为秋季人体代谢的减缓、出汗的减少,也可以通过运动改善。
泡脚
秋后养生可以每天进行泡脚,正所谓“三天吃只羊,不如泡脚再上床”。泡脚有助于养阴润燥、防病、调节血压、改善血液循环、安眠和解乏。
发布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