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好奇心强,常通过“尝一口”来认识世界。许多家长以为只有药品和清洁剂才危险,其实生活中一些看似无害的物品,一旦被幼儿误食,也可能引发严重后果。以下8类常见物品需特别警惕,并妥善收纳。

1. 洗衣凝珠

外形像彩色果冻,色彩鲜艳,易吸引孩子。一颗凝珠含高浓度清洁成分,误食后可能引起呕吐、呼吸困难,甚至昏迷。建议存放在高处锁柜中,使用后立即盖紧。

2. 干燥剂(食品包装内)

常见于零食、海苔、月饼等包装中。部分干燥剂遇水会发热或产生腐蚀性物质,误食可能导致口腔、食道灼伤。拆包装时请当着孩子面丢弃,勿让孩子把玩。

提示: 若为生石灰类(成分标注“氧化钙”),切勿催吐,应立即就医。

3. 水晶泥/史莱姆玩具

许多自制或购买的水晶泥含硼砂,误食或长期接触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。建议选择正规厂家产品,避免低龄儿童玩耍,使用后及时洗手。

4. 防蚊贴、驱蚊手环

含避蚊胺或植物精油,虽外用安全,但若被孩子放入口中咀嚼,可能引起恶心、头晕甚至中毒。使用时避免接触口鼻,存放于儿童无法触及处。

5. 电池(尤其是纽扣电池)

误吞纽扣电池最危险,可能卡在食道,30分钟内即可引发组织灼伤、穿孔,甚至危及生命。遥控器、电子秤、玩具等设备更换后应立即收纳旧电池,破损设备及时维修。

6. 花露水、清凉油

气味清凉,孩子易误以为是饮料。含酒精及多种挥发性成分,误食可能导致中枢神经抑制、呼吸困难。应与饮品分开存放,切勿用饮料瓶分装。

7. 保健品与维生素

外形像糖果,味道偏甜,孩子易大量吞食。过量摄入维生素A、D或铁剂可能引起中毒。务必当作药品管理,锁在专用药箱中。

8. 植物果实或种子

家中绿植如滴水观音、绿萝、万年青等,其果实或汁液有毒;桂花、银杏果等虽可食用,但生食或过量也可能引发不适。定期检查植物状态,避免孩子接触不明果实。

预防建议

  • 所有潜在危险品统一存放于高处或带锁柜子;

  • 教育孩子“不是所有东西都能吃”;

  • 张贴急救电话,如误食立即拨打120或联系中毒控制中心;

  • 定期检查家中角落,清除散落小物件。

安全无小事。一次疏忽可能带来终身遗憾。提前防范,为孩子打造一个真正安全的成长环境。